走进新国企主题宣传是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和新闻中心主导的名牌工程。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1-7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5%,煤炭产量下降10.1%,钢铁、煤炭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一方面,高温酷暑用电量增加,而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影响生产。三、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市场供需状况不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由年初1%上升到上半年的3.1%,创2015年以来新高。1-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工业比重12.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1-7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7月份,我国许多地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和洪涝灾害,对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短期影响,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增速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四、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势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极端高温天气和洪涝灾害对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响。一、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呈现阶段性筑底趋稳态势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五要发挥双向投资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持续推动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产能合作空间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听取促进外贸增长政策落实情况汇报,推动进出口回稳向好。决定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推进扶贫攻坚。确保政策落到最贫困家庭的学子身上。确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的系列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我国对外经济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今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国际产能合作在扩外需、畅互通、优布局、补短板、降成本、防风险等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今年16月,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9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有力拉动货物和服务出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工作。五是降成本,优化企业跨国经营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融资瓶颈。
加强对外政策磋商,推动合作国为我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做强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一是扩外需,开展多双边机制化合作,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持续推动落实中哈产能合作框架下的签证便利化安排,发挥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政府间合作机制对企业承揽项目和订单的推动作用,着力释放产能合作需求。
四是补短板,服务企业境外投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新设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推进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中阿(联酋)投资合作基金等系列多双边基金筹设工作,降低重点项目融资成本。
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分别与德铁、西门子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全球市场。三是优布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二是畅互通,支持企业推进铁路港口项目,带动基建和装备出海。深化外债规模改革试点,16月备案登记企业境外发债规模715亿美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配置产能资源,以优质环保的产能和装备满足合作国工业化需要。六是防风险,强化海外利益保护,规范企业境外竞争秩序。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印尼6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埃及玻璃纤维二期项目、哈萨克斯坦100万吨熟料水泥项目等一批产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推动合作国切实加强对我国企业和公民的安全保障。
16月,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商业原则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俄罗斯莫喀高铁、亚吉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中欧三海港区合作等一批境外铁路、港口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论坛展会活动,促成一批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
已与22个国家签署双边产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国家深入开展规划对接和项目对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和分类指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视情加大安保投入、优化对外合作模式和风险分散机制。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促进企业抱团出海。充分发挥多双边产能和投资合作机制作用,推动合作国出台便利措施,在劳工准入、工作签证、专业资质和标准互认等方面减少企业实际困难,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论坛展会活动,促成一批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深化外债规模改革试点,16月备案登记企业境外发债规模715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今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国际产能合作在扩外需、畅互通、优布局、补短板、降成本、防风险等六个方面取得新进展。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工作。
加强对外政策磋商,推动合作国为我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做强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商业原则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合作,促进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促进企业抱团出海。推动合作国切实加强对我国企业和公民的安全保障。
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分别与德铁、西门子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全球市场。新设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推进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中阿(联酋)投资合作基金等系列多双边基金筹设工作,降低重点项目融资成本。三是优布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俄罗斯莫喀高铁、亚吉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中欧三海港区合作等一批境外铁路、港口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扩外需,开展多双边机制化合作,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16月,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
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印尼6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埃及玻璃纤维二期项目、哈萨克斯坦100万吨熟料水泥项目等一批产能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四是补短板,服务企业境外投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已与22个国家签署双边产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国家深入开展规划对接和项目对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和分类指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视情加大安保投入、优化对外合作模式和风险分散机制。
发布评论